首页/最新动态



千方百计纾解残疾人就业之困 《黑龙江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解读





 “到2025年末,每个县(市、区)至少挂牌1家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累计城乡培训残疾人5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适应残疾人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的需要,建立供给充足、载体多元、形式多样、管理规范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基本满足残疾人各类职业培训需求。”

 近日,省残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文旅厅共同制定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我省首次由多部门联合出台残疾人技能提升相关文件。随着黑龙江迈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残疾人的劳动技能水平与高技术等企业人才需求差异化问题更加凸显。如何最大限度缩短差距,尽量使残疾人无缝衔接更好地适应岗位?职业技能提升,迫在眉睫。

《方案》坚持协同推进、分类实施、统筹发展。该负责人说:“此《方案》突破了过去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局限性,由依托残联内部系统培训变为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有序做好残疾人培训工作,形成了各级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了任务明确、分工负责、政策共享、运转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了残疾人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振兴中来。”

 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方案》提出有针对性地组织类别化、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发挥政府、残联组织、行业企业、社会机构等各方面作用,有效增加培训供给,扩大培训范围。具体来说,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全面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推进创业创新培训、精心组织中高技能人才培训、周密安排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人员培训。

《方案》中特别提到了“雇主培训”, 有针对性地组织缴纳残保金的单位开展雇主培训,提高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群体就业能力的有效认知,使其了解掌握残疾人就业的心理特征、指导岗位开发技术方法以及与残疾员工沟通技巧,促进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吸纳更多残疾人就业。相关负责人解释:“简单来说,就是强调用人单位要积极履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法定责任,更好地接纳并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

 为确保计划落地见效,《方案》明确了一系列推进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政策措施。如,完善残疾人职业培训扶持政策、扩大残疾人职业培训供给、整合残疾人线上培训资源、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培养、规范残疾人职业培训管理、培育残疾人特色培训品牌、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等。

 该负责人说:“要建立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残联组织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残疾人劳动者培训相关政策;加强政府投入保障;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培训资金、培训人员和培训质量进行规范管理;推行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要求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这项政策很好地解决了残疾人的学历问题。”相关负责人说,“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支持普通职业院校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单独或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培训。打造“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双育培训模式。实现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专业化、特色化、优质化、社会化,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省残联